森林有“黄”金,其名曰“桑黄”。
这种因寄生于腐烂桑树而得名的真菌,因其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备受追捧。
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的林海中,近年出现了一批特殊的“淘金者”。
他们或是林区停伐后曾茫然困惑于如何转型的林业工人,或是曾在贫困线上彷徨无措的普通农民,如今他们将桑黄从森林“请”进了大棚。温度、湿度、菌袋配方……一次次试验之后,终于成功栽培出“森林黄金”,闯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转型发展之路。
在长白林海中“以木炼金”
李志广是延边兴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员,这些天他忙得不可开交。走进“一年生”的桑黄大棚,他认真查看排列整齐的菌袋,小面包一样大小的桑黄已经从菌袋上冒了出来。“一年是‘小面包’,两年是‘小拳头’,3年就是‘金疙瘩’了!”李志广笑着说。
李志广所在的兴林公司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林业局辖区内。近年来,成功栽培出的桑黄让这里出了名。从过去的贫瘠玉米地,到如今全国最大的桑黄基地,八家子的变迁成为当地产业转型的生动写照。
5年前,东北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变局之下,这样的考题困扰着八家子林业局的干部职工。几代人和林子打交道,能不能利用林区剩余物做些什么?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大家的目光逐渐聚焦到食用菌上,林业转型发展的序幕由此拉开,278名职工以众筹的形式成立了延边兴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在探索食用菌种植过程中,桑黄进入大家的视野。八家子林业局党委书记孙成忠介绍,桑黄是生物抗癌领域中效果较好的药用真菌之一。对于习惯于种植木耳、蘑菇等传统产业的林区老百姓来说,桑黄的巨大价值一直没有被发现。
孙成忠对当时的兴奋记忆犹新:“桑黄营养价值高,市场空间大,这不正是咱林区产业转型的希望吗?”瞅准了产业,大伙儿决心向桑黄深度开发发力。
朵朵桑黄如花绽放
对于习惯了靠山吃山的林业人来说,探新路谈何容易。资金和技术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项目一度推进缓慢。转机出现在2016年。从这一年开始,兴林公司所在的和龙市与宁波市鄞州区结成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帮扶对子。在多方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鄞州与和龙决定把桑黄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一环。
两年来,通过投入专项资金,一栋栋大棚建立,一袋袋菌袋落地,东西部扶贫车间建成,让人们看到了“淘金”希望。随着一朵朵桑黄“绽放”,效益逐渐显现,林区的转型项目也带动了地方产业扶贫。
2019年,通过小批量预售桑黄收入达52万元,兴林公司向所在的八家子镇1158名贫困人口统筹分配,同时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32人。
为了更好地让贫困户受益,在桑黄产业扶贫中,兴林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了产品回收合同。公司做产业的“两端”,即前端科技含量高、风险大的制菌环节由公司负责,后端产品回收、加工和销售由公司负责。中端的3年培育公司提供培训和指导,由贫困户负责完成。
60多岁的王丽英是八家子镇的农民,现在她每天都要在桑黄大棚里仔细查看温度、湿度和桑黄菌段的生长情况。如今,她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变成了桑黄种植管护员,每月收入2000元。对于这份工作,她十分珍惜。她说,过去靠每年“低保”过日子,现在靠自己的劳动每月就能赚2000元。
瞄准上亿元的“桑”机
市场中的摸爬滚打,给林区人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科技课”。兴林公司不仅与吉林省内相关院校合作,还寻求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团队的技术支撑,建立起桑黄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和桑黄研究院。目前,在院士团队指导下,一个从桑黄菌种的选育、扩繁、栽培、采收、加工、销售完整的桑黄产业全链条已现雏形。
科技支撑让贫困群众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李志广介绍,今年八家子镇依托兴林公司成熟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发展桑黄项目,已建大棚135栋,种植桑黄71.8万袋,带动7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发展,当地桑黄产业已经形成了公司出“技术+市场”、八家子镇出“土地+劳力”、东西协作出“资金”的开发模式,由公司全程负责指导桑黄种植的技术以及产出收购,八家子镇提供桑黄种植土地及贫困人口劳动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安排帮扶资金。
在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和龙市已将桑黄产业列入全市重点培育发展的特色产业。“到2021年,我们要把八家子镇建成桑黄特色小镇,桑黄种植发展到35公顷216万袋,年产值争取做到上亿元。”八家子镇党委书记姜豪说。(记者 金风 高楠 邵美琦)